CN
CNEN

股票简称:ayx网页版

股票代码:870876

案例展示

NEWS CENTER

局势已经恶化19国派兵堵门通告全球!中俄军方联手了

发布日期:2025-08-13作者: 案例展示

  先说这“19国派兵堵门”的事。这事儿的主角,还是老面孔——美国。从7月中旬开始,他们张罗了一场名叫“护身军刀-2025”的超大型军事演习。这名字听着像那么回事,但你看看他拉的队伍和演习的地点,就知道这“刀”想护着谁,又想对着谁了。

  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浩浩荡荡总共19个国家,超过三万五千名军人,近三百架飞机,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西澳,甚至首次把摊子铺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这阵仗,说是二战后西太平洋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也不为过。

  演习的核心课目叫“敏捷作战”,说白了,就是练习怎么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一支大军从世界各地“空投”到西太平洋。这目标,已经不是暗示,简直就是明示了。

  但最有意思的一幕,发生在这场看似“团结一致”的大戏里。正当各国军头们排排坐,对着镜头展示“牢不可破的友谊”时,一个来自欧洲的将军,荷兰的国防军总司令奥诺艾歇尔海姆,突然站出来高声喊话,他说:“咱们不可以只让美国独自对抗中国,欧洲必须分担更多的任务!”

  美国人心里可能乐开了花,觉得这小兄弟太上道了。可是没有想到,最先炸锅的,反而是东道主澳大利亚的网友。社会化媒体上直接就开骂了:“一个靠着跟中国做生意发大财的国家,现在跑来我们的地盘上,教我们怎么?我们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龙虾、红酒卖给谁,你们荷兰人心里没数吗?”

  ASML的光刻机。2024年上半年,ASML卖到中国的光刻机,占了它全球营收的三成。你一边赚着中国的钱,一边又在美国的战车上摇旗呐喊,这算盘打得,未免太精明,也太分裂了。

  这场小小的风波,就像一个棱镜,折射出这所谓的“19国联盟”背后,根本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各自的小九九和利益算计。

  有人是真心想当马前卒,有人是半推半就,还有人,就像荷兰这样,是想借着的“政治正确”,去向美国大哥那边讨要点别的糖吃。

  就在这次演习期间,美军首次在菲律宾部署了他们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它的射程长达1200英里(约1930公里),能装载“战斧”巡航导弹。你打开地图看看,从菲律宾的吕宋岛画个圈,咱们国家的南海和东南沿海一大片区域,就都在它的打击范围以内了。

  更让人警惕的是,菲律宾自己也动了心,3月份就放出风声要买,现在更是打算再加购一套。美军的架子都已经在他们的基地里摆好了。这等于是在咱们的家门口,安上了一座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开火的炮台。

  与此同时,北边的韩国,不顾国内外的反对,重新再启动了“萨德”反导系统;东边的日本,其海上自卫队的雷达几乎24小时不停地转,对周边海域的监控力度提到了史上最高。

  从南到北,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看,就像一张正在收紧的网。美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这种极限施压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西太平洋的规矩,还得我说了算。

  就在演习还在进行的时候,8月1日,中国的建军节当天,海军的052D型驱逐舰绍兴舰、乌鲁木齐舰,及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专业救援舰西湖船,浩浩荡荡地抵达了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通过全球媒体发布通告,明确宣布:“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事演习,真正开始!”

  这次演习,跟以往相比,有一个细节显得很突出,也最能说明问题。在演习的众多科目中,首次增加了一项——联合潜艇救援演练。

  这是什么概念?潜艇,是一个国家海军的战略家底,是轻易不示人的“水下幽灵”。而潜艇救援,需要救援船与潜艇的逃生舱口进行精准对接。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演习中,中方的潜艇,将把自己最脆弱、最核心的“命门”,丝毫没有保留地向俄罗斯海军开放。

  这种级别的军事互信,已经超越了普通盟友的范畴。你再回头看看那19国联军,别说把潜艇的舱给对方,就是演习时 F-35B 战斗机出了故障,英国人宁可把它扔在印度,都不敢让印度人多看一眼。两相对比,谁是真兄弟,谁是塑料情,一目了然。

  俄罗斯这次也派出了他们的宝贝,专门负责潜艇救援的“伊戈尔别洛乌索夫”号救生船。这艘船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承诺。

  演习的科目也极具针对性:联合反潜、联合防空反导、联合对海作战、实弹射击……几乎每一个科目,都精准地对应着“护身军刀”演习中所炫耀的那些能力。你不是要搞“敏捷作战”吗?那我们就练联合防空反导,让你根本突不进来。

  更有意思的是,当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的硝烟散去,双方的舰艇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是直接合兵一处,组成了一支联合编队,继续向太平洋深处驶去,展开了第六次中俄海上联合战略巡航。

  这个动作的信号,就更加强烈了。这等于在告诉全世界:我们的合作,不是演习场上的一次性表演,而是一种常态化的战略行动。你可以在我家门口搞演习,那我也可以去大洋上自由航行,这片广阔的太平洋,不是谁家的私家后院。

  这背后,当然离不开更大的国际政治背景。2025年1月,特朗普开启了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他一上台,就调整了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倾向于尽快结束那边的战争,然后把主要的精力和资源,全部转回到亚太地区,也就是我们这边。

  美国的战略重心一转移,西太平洋的压力陡然增大。再加上美国去年年底就在日本成立了太空军单位,今年更是加强了对中俄太空活动的监视。陆、海、空、天,全方位的围堵态势正在形成。

  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国防部的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在记者会上说得很平静,他表示,中俄的联合演习和巡航,都是年度合作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不针对第三方,也与当前的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

  这话是说给世界听的,是我们的定力和姿态。但我们心里都清楚,所谓的“与当前局势无关”,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表态。当19国舰队还在我们周边耀武扬威的时候,中俄的军舰已经并肩驰骋在大洋之上,这就是最直接、最响亮的回应。

  从上世纪中苏交恶,到如今背靠背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俄关系走到今天,经历了历史的考验。面对共同的外部压力,两国在军事、经济、外交领域的合作只会慢慢的紧密。

  局势确实在恶化,但我们也不必过于焦虑。正如一句老话说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西太平洋的风浪是大了些,但中国的这艘大船,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过的风浪多了去了。

  团结就是力量,战时举国齐心,一切来犯之敌必败,牢记伟人之思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人民是战而必胜的!


微信扫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