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在晋江走访了几家鞋服及周边企业,它们都是当地传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典范。采访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却并非这一些企业如何借由新技术、新理念换取发展新动能,而是其对主业的笃定和坚持。
晋江市夜光达反光材料有限公司,一家即便在晋江都谈不上知名的企业,如今,却在好手林立的我省鞋服圈闯出了一番名堂。
国际知名运动品牌耐克今年破天荒地在鞋面使用了微棱镜反光功能材料,不但使鞋子具有反光效果,在灯光照射下还可呈现不同的色彩和花纹。而为耐克提供反光材料的,正是夜光达。
“十多年来,我们做的就是两个字反光。”采访中,公司CEO助理许经厨如是说。
2000年之前,夜光达主要是做与鞋服相关的辅料行业,不过较为低端。步入新世纪后,作为“创二代”的夜光达总经理许明旗开始思考怎么样转型,最终将突破口瞄准户外广告。
经历无数次失败后,企业成功研发广告用反光材料晶彩格。“我们做出的反光喷绘膜,让车灯照上去就能看到广告画面,省去灯管维护费、电费。”节能新技术,让公司赢来业务量的井喷,不但在户外广告领域大显身手,还成为公安部车身反光标识、警用雨衣、背心等用具的指定供应商。
在晶彩格之后,夜光达紧接着研发连续性微棱镜反光膜等技术,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打破传统反光技术“遇水不反光”的缺陷,且极大的提升色牢度、耐折度、反光性等性能指标。
正是这些新技术,让耐克抛出橄榄枝,夜光达一下子便拿下十几万双鞋的鞋面反光材料订单。近来,FILA、HUGO BOSS等国际知名鞋服品牌也盯上公司的新材料,不少品牌和夜光达的合作已开始步入打样阶段。
从埋头研发反光技术,到拥有让国际知名品牌正视的资本,夜光达兜兜转转十余年,又重回鞋服领域,但产品技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公司负责人说,正是对反光材料研究近乎偏执的专注和坚持,公司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柒牌董事长洪肇设坦言,企业36年来只做一件事,就是男装。这种专注换来企业的稳步成长。2015年,企业品牌价值高达332亿元,成为闽派服装的标杆性企业之一,并且连续14年取得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
而当地另一服装巨头利郎则坚持不盲目跟电商的风,将做好实体店作为企业立足之本,通过改善供应链、加强质量管控、减少中间环节等举措,降低开店成本,强化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年报显示,该集团2015年全年总营收较上一年增长10.53%至26.8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7%达6.25亿元的新高,其他多项经营指标亦优于同业。
专注,是一种发展定力。进入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能否始终保持创新的韧劲和拼劲,在不间断地积累中实现产品和技术质的突破,从而攻破一座座技术“城墙”,占领一个个市场“无人区”,考验的恰恰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战略定力和耐心。
专注,并非墨守成规。恰恰是对主业的专注,为企业的适时转型、精准升级指明了方向从鞋服到户外广告,再回归鞋服业,夜光达始终专注反光研发技术和提升,最终在不相同的领域都能占据一席之地;只做男装的柒牌如今将目标对准高端定制领域,并在黑标、金标、Seven modern等品牌线多线出击,其立足点也在于其多年来打造的男装全品类布局和优势生产供应链;利郎专注实体店,但也善用“互联网+”,例如利用微信加强与VIP互动、大数据分析销售情况、开发移动定制系统、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等,带动实体店的销售业绩。
采访中,也听到了另一些声音。有些企业,在其顺风顺水时,不是想着怎样在主业上深耕细作、开疆拓土,而是热衷炒股、搞房地产,什么热门做什么,怎么赚钱怎么来,美其名曰“多元化发展”。业务专注度偏低暴露出这一些企业目前面临的转型难题:方向不明。
长江商学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显示,不少被调查企业家在被询问“主业”时不约而同地犯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企业大都是混业经营。有企业家说,自己企业每一种业务的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占比都不到30%,怎么确定哪个才是主业?而在长江商学院教授李伟看来,中国企业偏爱“多头出击”,一是因为新兴市场“诱惑太多”,二是自身内功修炼不到位。
在长江商学院搜集到的案例中,成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专注于主业。其中,既有诸如联想、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也有美特斯邦威和良子足疗这样的中小型企业。美特斯邦威的老板曾坦言,尽管企业经营模式已从代加工发展到做自主品牌,但自己“15年前是一个裁缝,现在仍然是一个裁缝”;而良子足疗从创业至今一直专注于做好“足疗”这个主要业务。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当下,拿出持之以恒的专注,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专注创新、专注主业,这才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在这层意义上,晋江的这一些企业,值得一学。